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1月,其前身是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设在锦州老城区古塔脚下的大广济寺古建筑内,即现在的锦州市博物馆院内。1963年10月,基本陈列完成并开放。“文化大革命”初期被迫闭馆,“九一三事件“后被撤销。1978年得到恢复,修改陈列后重新开放。同年10月叶剑英元帅题写了馆名,各项工作渐入正轨。1985年4月中央批复修建新馆。新馆选址位于市中心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于1988年10月31日落成开放。2001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决定对辽沈战役纪念馆进行全面的除陈改造工作,2004年11月2日竣工并重新对外开放。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指示精神,2008年3月1日起,纪念馆率先实行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1]
简介
辽沈战役纪念馆是集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博览、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军事历史主题公园。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18.8万平方米,依山就势在中轴线上建有胜利之门、
朱德元帅题词的
纪念塔和主体陈列馆。主体陈列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馆藏藏品总计19525件,其中,
国家一级文物25件,国家二级文物275件
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1]
。
发展历程
建馆前
1954年,辽西省和
辽东省合并,成立
辽宁省。辽西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更名为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
辽沈战役纪念馆
1956年4月4日,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正式动工。1956年12月,辽宁省文化局指示:辽宁省地志博物馆筹备处锦州办事处由辽宁省文化局划转
锦州市,根据藏品情况,命名为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以辽沈战役为中心开展工作。
1957年10月1日,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开馆,设在古塔脚下
大广济寺古建筑群内。 其中,辽沈战役陈列室里陈列的有我军的动员令、告指战员书、号召、捷报和立功证明书,有毛泽东奖章、朱德奖章、东北解放纪念章,各英雄团、 连和“
塔山英雄团”等奖旗。
1957年11月2日,举行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揭幕典礼。塔身前面是由
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2]
1958年10月6日,锦州市人民委员会文化科向中共锦州市委宣传部呈送《关于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报告》【(58)锦文字第40号】。
辽沈战役纪念馆旧址--大广济寺古建筑群
1958年12月24日,锦州市文化处向中共锦州市委宣传部呈送《关于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组织机构变革的请示》【(58)锦文字第48号】,建议将现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改为
辽沈战役纪念馆,[3]
并建立
锦州市地志博物馆筹备处,其组织领导对内统一,对外保持两个名义。
1958年12月30日,锦州市文化处将经党委批示同意的《关于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组织机构变革的请示》【(58)锦文字第49号文件】,转发给锦州历史文物陈列馆,指示可即遵照执行。
1959年1月,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成立,馆舍设在
大广济寺内。辽沈战役史陈列对外展出。
1963年9月,为纪念
辽沈战役胜利15周年,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兼
国防部长
林彪元帅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写馆名。
1964年9月,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馆经国家民政部批准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陵园内破土动工。1965年,根据中央下发的关于禁止修建楼堂馆所的指示精神,停止建馆。
1972年4月16日,锦州市革命委员会指示:撤销辽沈战役纪念馆,工作并入
锦州市图书馆,改名为锦州市图书博物馆。
1974年4月21日,辽沈战役纪念馆从锦州市图书博物馆分出,改名为
锦州市博物馆。[2]
1974年6月26日,锦州市民政局、锦州市文化局联合向锦州市革命委员会行文,请求恢复辽沈战役纪念馆单位建制。
1977年9月,锦州市文化局指示恢复辽沈战役纪念馆建制,与锦州市博物馆合署办公,设立一个领导机构统一领导。
1978年10月1日,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30周年,中共辽宁省委指示恢复辽沈战役陈列。
辽沈战役纪念馆题词[2]
1978年10月23日,
叶剑英元帅欣然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1979年,
辽宁省人民政府拟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后根据中共中央批复缓建。[1]
建设新馆
1983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陈云同志和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
黄克诚同志召集当年在
东北工作过的老同志以及《辽沈决战》一书的编辑人员,就编写此书的指导思想、结构、内容和编辑方法等做出更加详尽的指导,并对如何办好辽沈战役纪念馆做了重要指示。
1984年7月29日,中共锦州市委、市政府联合向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呈送《关于呈请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报告》。
1984年10月10日,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
沈阳军区联合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呈送《关于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请示》。
1985年4月29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厅字[1985]139号)《关于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的批复》,同意在锦州修建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
[3]
1985年7月11日,在锦州召开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决定组建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委员、沈阳军区政委
刘振华任组长。
1985年9月7日,锦州市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成立辽沈战役纪念馆及定编的批复》(锦编发[1985]83号),辽沈战役纪念馆从
锦州市博物馆分出,成为独立单位并定编。
1985年11月29日,经中共锦州市委第32次常委会研究决定,辽沈战役纪念馆晋升为县团级单位。【(锦编发[1985]102号)《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晋升为县团级单位的批复》】。
1985年12月1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锦州召开。讨论了建馆委员会组成的建议名单,审议了新馆初步设计方案。
1986年5月20日,辽沈战役纪念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工作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合影[1]
在锦州召开,会议审议了新馆设计方案。
1986年7月8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锦州北山宾馆开幕。会议批准了
戴念慈主持修订的辽沈战役纪念馆设计方案。
1986年7月10日,在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前举行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建设奠基典礼。
伍修权同志参加奠基仪式[4]
1986年10月7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正式破土动工。
1987年6月15日,
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
锦州北山宾馆召开,会议听取了建馆办公室工作进展情况和工程预算汇报,审查了陈列样稿和《
攻克锦州》全景画油画草图。
《攻克锦州》全景画绘制中[3]
1988年3月1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陈列大纲、陈列细目、陈列艺术总体方案以及全景画创作小组的油画草稿。
198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彭真为辽沈战役纪念馆题词: “为解放东北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88年10月30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建馆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锦州召开,鉴于建馆委员会的任务已经完成,决定撤销建馆委员会。
辽沈战役纪念馆落成典礼[2]
1988年10月31日,上午9时28分,辽沈战役纪念馆新馆落成典礼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委员、
北京军区政委、建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刘振华主持典礼仪式,中顾委常委、建馆委员会主任
伍修权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示祝贺。中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建馆委员会委员
程子华,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长春到会并讲话。[5]
建成后
1988年10月31日下午,经
伍修权同志提议决定成立辽沈战役纪念馆管理委员会。随即,召开了辽沈战役纪念馆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由中顾委委员、中共辽宁省顾问委员会主任
郭峰任名誉主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李长春任主任。
1988年12月6日,锦州市政府下发(锦政发[1988]112号)《关于“辽沈战役纪念馆”移交市民政局管理的决定》。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和辽沈战役纪念馆[1]
1989年3月24日,锦州市民政局下发(锦民字[1989]9号)《关于“辽沈战役烈士陵园”归属“辽沈战役纪念馆”管理的通知》。
1991年11月2日,举行
朱瑞将军雕像纪念碑揭幕仪式。中共中央委员、原建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北京军区原政委刘振华为雕像揭幕。原中顾委常委、建馆委员会主任伍修权题写了碑名。
1993年11月2日,东北解放烈士纪念碑廊在辽沈战役纪念塔前广场两侧建成,花岗岩墙体上镌刻着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49522位烈士的名字。
伍修权同志题写了碑名。
1993年底,辽沈战役纪念馆管理委员会圆满完成了历史使命,正式撤销。
1997年4月14日,锦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锦编办发[1997]13号)《关于调整辽沈战役纪念馆隶属关系的通知》,通知内容为:新组建的辽沈战役纪念馆为市政府直属的县级事业单位。[2]
改陈改造
2001年8月24日,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
薄熙来在省长办公会议上指示:沈阳
大帅府、锦州
辽沈战役纪念馆、抚顺
雷锋纪念馆、丹东
抗美援朝纪念馆(简称“一府三馆”)要进行改造。“一府三馆”改造工作由省建设厅牵头,会同省财政厅落实
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2]
。
2001年9月6日,中共
锦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赵明鹏主持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领导小组。
2002年9月18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2002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撤展,停止对外开放。
2003年7月15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2004年11月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改陈改造工程竣工暨开馆庆典在辽沈战役纪念馆广
陈改造工程竣工暨开馆庆典[1]
场隆重举行。
2008年2月29日,辽沈战役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2008年10月12日,辽沈战役纪念馆举行辽沈战役配水池战斗遗址修复工程竣工典礼。[2]
[5-6]
特色主题
辽沈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的主题是 “ 决战决胜 ” 。
整体设计思路是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强化亮点,即体现军事题材特点,又具有现代化特质。设计的基调和风格是庄重、精练、舒展、大气。设计的原则是坚持内容编排、形式设计、展示手段上的创新和有机结合,注重博
辽沈战役纪念馆[1]
物馆展陈语言的运用和总体环境艺术氛围的营造。辽沈战役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 8600 平方米,建筑结构共分三层,基本陈列设有序厅和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全景画馆4 个专题馆。
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每个馆的特性,一层为序厅和战史馆,下一层为支前馆,下二层为英烈馆,最后沿着螺旋式坡道盘旋而上为全景画馆。整个展览面积为4912.92平方米,展线长度768.92米(不含序厅),展品1460余件。[1]
胜利之门
辽沈战役纪念馆胜利之门是由三个
单体建筑组成,占地东西长77米,南北宽42米,前面两个单体建筑,东面高11米,西面高9米,北面单体建筑最高16米,三个单体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前面两
辽沈战役纪念馆南大门--胜利之门[1]
个单体建筑都有一个斜度,从远处看是一个英文字母“ V ”,是胜利的象征,同时又像张开的手臂,敞开胸襟迎接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由两个建筑主体单块形成的门,透视出辽沈战役纪念馆深远壮观的背景 。胜利之门是一组
城市雕塑,是一组展厅,是一组意义深远的门,它可以和“
凯旋门”相提并论 。[1]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座落于
辽沈战役烈士陵园中轴线北端,
辽沈战役纪念馆南侧,是为纪念和缅怀辽沈战役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是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中心建筑物,座落在苍松翠柏丛中。纪念塔塔身高8米,全部为花岗岩砌筑。纪念塔塔顶是一座持枪振臂呐喊的青铜铸就的解放军战士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1]
全身塑像(锦州民间俗称“大铜人”),铜像高达6米,重约18吨。塔身正面镶嵌着
朱德元帅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塔身两侧是长8.8米、高2.4米的花岗岩
浮雕群像,表现的是锦州攻坚战和辽西围歼战的战斗场面。纪念塔北侧4.2米处立有一座纪念碑即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高2.3米 、宽5.2米,灰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辽宁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1]
军碑
朱瑞将军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
司令员,1948年在辽沈战役攻打
义县战斗中牺牲,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
辽沈战役纪念馆朱瑞将军雕像建于1991年11月2日,坐落在辽沈战役纪念塔西侧60米处,占地面积95平方
朱瑞将军[1]
米。由
鲁迅美术学院
贺中令教授设计。通体由花岗岩建造,长8.4米、高3.6米、宽2.1米。炮车式的
纪念碑正面镶嵌着2.4米高的朱瑞将军高浮雕头像。头像下方镌刻着伍修权同志题写的“朱瑞将军”四个金字。碑体背面铭刻着朱瑞将军生平简介。 三层踏步的石台阶基座,将炮车碑托起,雄伟地象征着将军指挥人民解放军炮兵部队压倒敌人的气势。将军头像背景大面积窟窿凿痕,内涵将军殉职的意蕴。[1]
烈士墓
烈士墓位于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东侧60米处,在西侧的是梁士英墓、在东侧的是
张士毅墓。
梁士英、张
梁士英墓张士毅墓[1]
士毅是在
辽沈战役中牺牲的两位著名烈士。两位
烈士墓的建筑形式完全相同,为花岗岩结构,长3.2米、宽2.4米、高0.7米。北立墓碑,记述烈士生平及贡献。墓地呈扇形,周围环以苍松。
梁士英墓为
衣冠冢,
张士毅墓为尸骨墓。[1]
烈士墙
辽沈战役纪念馆烈士名录墙坐落在辽沈战役纪念塔南面两侧。主体由花岗岩
方石砌成,碑面镶贴黑色磨光花岗岩板,烈士碑廊高为2.5米,长为
东北解放烈士纪念碑廊[1]
258.99米。分首碑、主体碑、尾碑三部分。主体碑铭刻在东北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英名。按《东北解放战争烈士名录》共有5万多名,去掉当年牺牲重名的烈士,实刻47100多位。名录为魏碑体。名字总体按1945、1946、1947、1948年和姓氏笔划顺序排列,外国籍和女同志有标注。尾碑为
彭真和
伍修权的亲笔题词。“后记”为捐资单位名称及损款数额。[1]
基本陈列
辽沈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的主题是 “
决战决胜” 。设计的基调和风格是庄重、凝练、舒展、大气。基本陈列设有序厅和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全景画馆 4 个专题馆。[1]
序厅
辽沈战役是20世纪中期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
1948年秋,东北解放战争经过三年艰苦奋战,进入战略决战阶段。 9月12日至11月2日在华北人民解放军配合下,东北人民解放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与国民党军进行规模空前的辽沈决战。辽沈战役历时52
辽沈战役纪念馆序厅[1]
天,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解放东北全境。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从而加速了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进程。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制定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举行辽沈战役的战略决策等一系列方针,是取得辽沈战役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东北人民解放军不断发展壮大,英勇奋战,为辽沈战役胜利建立了卓越功勋。东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展土地改革、生产支前与爱国民主运动,为辽沈战役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辽沈战役胜利暨东北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 其功名同山河长在,与日月同辉。[1]
战史馆
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的三年,是东北解放战争重要时期。东北解放战争经历战略撤退、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三个阶段;东北根据地建设与之相关连,经历初创、基本建成和巩固发展三个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由初期的
10余万人,不断壮大,发展到100余万人。东北解放区的经济力量和军事力量都已超过国民党军,为举行辽沈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的52天,是东北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胜利的决定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率先在东北战场发起辽沈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序幕。经过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举行辽西会战,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攻占沈阳、营口,解放东北全境三个阶段,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取得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1]
支前馆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各级党政机构,积极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全力支援解放战争。东北
广大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的伟大号召下,积极动员起来,努力发展生产,踊跃参军参战,奋勇支援前线。东北解放战争中,东北地区共参军160万人,出动民工313万人,担架20万副,交纳粮食450万吨。百万青年参军上战场,男女老少送公粮、缝军衣、做军鞋、照顾伤病员。百万民工冒着枪林弹雨,架桥铺路,运送物资,抢运伤员,军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在广阔的东北战场上,呈现了军民团结战斗的壮丽图景,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4]
英烈馆
“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东北军民 紧密团结,并肩战斗,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创造了可歌可泣的雄伟业绩。历经战争的长期考验和锻炼,人民解放军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严格的纪律和坚强
的战斗力。他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充分体现了高度的革命热忱和崇高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辽沈战役和东北解放战争中,5万余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长眠在白山黑水,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光辉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英名和功绩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勇前进。[1]
全景画馆
中国第一幅
全景画------《
攻克锦州》全景画。它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行列。
全景画是博物馆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将绘画、塑行、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视听效果,真实、形象地再现历史的某一场面。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1]
《
攻克锦州》全景画馆为圆柱形密闭堡垒式建筑,直径42.24米,高28米。建筑结构坚固,造型庄重大方。从基础到28米高的筒身及18根转角处大壁柱,全部用
钢筋混凝土筑成,基础座于强风化岩以下,抗震设计按8度烈度设防。屋顶采用中心钢筒分别连接18榀小方刚架和18榀双玻钢屋架大跨度钢结构,屋顶采用阳极处理防锈铝板瓦防水。外墙全部镶贴最耐久的建筑材料----灰白色、粗打花岗岩板。墙顶端的
女儿墙,均做成城墙式的堆叠垛口,以表现这个馆的军事斗争的特点。圆形观众看台设在中心部位,可容纳150人。通往看台的通道,是螺旋式楼梯,内侧为台阶梯,外侧为坡道,可供老年人和残疾人轮椅行走,是无障碍建筑的重要特点。楼梯两侧墙面镶着灰白色锦砖,地面是条形防滑
地板。馆内设有通风、空气调解设备和自动控制的喷洒灭火及烟感防火自动报警设备。 攻克锦州全景画,画面长122.22米,高16.1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1]
《攻克锦州》全景画[1]
攻克锦州全景画以巨幅的环行画面,将观众包围在看台上。这是全景画不同于一般绘画形式的一个特点。看台距离画面13米,这个距离使观众无法辨别地面塑行中的形象和画布中的形象之间的差别,并产生广阔的视野,从而使全景画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所有的绘画都有边缘,是一幅幅独立存在的,使观众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幅画。而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巨大环行画面首尾相接,边缘被多种方法巧妙地遮住,和地面塑形结合在一起。这就使观众觉得面对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有广阔空间的真实的景观。这是全景画重要的艺术手段,也是全景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艺术家们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高度写实的油画技巧,把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面,组织在一个环形画面中。这个多视点的构图安排得十分妥帖,
山川、
河流、
建筑、
战斗描绘得历历在目。艺术家们运用绘画的透视法则创造了开阔的空间,还巧妙地运用丰富多变而统一的色彩,创造了一个符合季节,时间和战场气氛的巨大的空间环境。准确地表现了锦州地区深秋季节的色调气氛,以及特定时间内阳光照射下处于不同方位中的地面、
房屋、
山坡和天空的色彩变化。同时,
艺术家们运用色彩的远近透视,将空间层次推远,从而使画面产生了动人的空间感。处于不同位置上各种物体的尺度变化,以及地面塑型上的物体尺度都安排得十分合理,使观众强烈地感受到这个开阔的空间形象。攻克锦州全景画的总体色调变化和局部形象刻画都很有力度。从近处到极远处,从顺
《攻克锦州》全景画
光到逆光部位的绘画手法,都极其清晰有力。特别是离观众较近的人物形象,采取了粗犷有力的笔触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地面塑型是攻克锦州全景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攻克锦州全景画的地面塑型一端连着看台,一端与画面连接,制作精细,构思巧妙。地面塑型上的地形、地貌、工事、武器,按一定比例缩小,做得极为逼真。木桥、炮兵阵地、战壕、废墟、小道、高粱地塑型和画面各占一半,巧妙连接,浑然一体,视觉上真假难分。使观众觉得自己站在当年的战场之中,加强了感染力,地面塑型是全景画独特的艺术手段。攻克锦州全景画地面塑型,以260根圆钢管为支撑,上面铺设角钢、钢板和钢网,再以石膏做成具体的地表形象,耐久、耐火、耐腐蚀、防虫蚀。[1]
灯光和音响是增强全景画表现力的重要手段。攻克锦州全景画的伞形吊棚内,均匀地布置着318支日光灯,同时配合着60支高显钠灯,形成相当于锦州地区深秋季节下午两点钟左右的日光照射下的色温。画面在精心设计的灯光照明下,天空和地面的光线极为均匀明亮。由于画布对灯光的反射,使观众觉得画面行天空就是真正的天空。攻克锦州全景画馆还采用了现代立体音响技术,把解说和表现战争的声响合成,当观众欣赏全景画时,能同时听到和画面形象相一致的方位传来的解说声、爆炸声、喊杀声、马达轰鸣声,使全景画表现的战斗气氛更为浓烈。 攻克锦州全景画,以其独特的饿艺术手段,生动、形象、真实的再现了1948年10月中旬,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激战。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英烈们令人回肠荡气的壮举。
《攻克锦州》全景画[1]
锦州是东北与关内联系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948年9月7日,中央军委指示
东北野战军,要确立 打前所未有的大
歼灭战的决心,集中主力攻克锦州,把敌人封闭在东北境内加以各个歼灭。东北野战军贯彻执行中央军委的作战方针,针对
蒋介石“死守待援”的战略企图,采取“攻锦打援”的战略部署,集中主力25万大军围攻锦州。 画的北面,表现的是我军北突击集团第2、第3纵队及第6纵队17师、炮纵主力是封锁敌军机场,攻打合成燃料厂,攻克配水池、亮甲山、突破北面城垣等战斗场面,突出描绘了爆破英雄梁士英舍身炸碉堡 ,
赵兴元率战士浴血奋战,捣毁敌人“第二凡尔登”,尖刀排长李世贵率先登上城垣,
黄德福在炮火、浓 烟中,高举红旗屹立如山,董来扶驾驶“功臣号”坦克向敌人阵地冲锋的英雄形象和壮烈情景。众多的支前群众冒着枪林弹雨抬担架、救护伤员。
画的南面,表现的是南、东突击集团第7、第9、第8纵队在炮纵一部配合下,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突击,攻占敌军罕王殿山、
老爷岭和
紫荆山等据点,尖刀连、突击连抢占突破口,迅速突破
小凌河等处城垣。前赴 后继,“四竖红旗”的勇士们的形象,各纵队冲进城区,向纵深勇猛穿插,攻击敌人防守据点,与敌人展 开逐街逐巷争夺,攻占敌第6兵团司令部、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歼灭老城残敌的场面,在画中都得以充分体现。全景画再现了经过
《攻克锦州》全景画[1]
31小时激战,全歼10万锦州守敌,攻克了战略重地锦州,取得了
辽沈战役关键性胜利的战斗过程。
全景画馆是一项综合性的巨大工程,建筑艺术,地面塑型制作艺术,高度写实的油画艺术以及配置合理的灯光、音响,才会产生完整的全景画艺术效果。攻克锦州全景画具备了和世界上大型全景画同等规模的巨大篇幅,同时结合着高水平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塑型艺术和灯光、音响等现代技术。在总体设计中综合着现代技术和多种艺术的互相协调和互相补充。参加创作的军队和地方的各方面专家、艺术家、技术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经过3年的通力合作,反复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终于使攻克锦州全景画馆顺利建成。从而填补了我国博物馆事业和美术事业的一项空白。[1]
地理位置
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北京路五段一号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gmdb/2014-03-24/25420.html-江南app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