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
拉美拥有33个独立国家、5亿多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万亿美元,是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拉丁美洲是反对西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重要阵地,在实现世界和平、合作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近年来,拉美国家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不断巩固,区域合作稳步推进,各国政府正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和途径。2003年以后,在经历了多年持续不断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动荡后,拉美地区经济走出衰退阴影,实现了连续4年的持续增长,2007年仍有望保持较高经济增长率,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政治影响力。
拉丁美洲历来是第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第三世界”,也称南方国家、第三世界国家或发展中国家,是指相对于个别超级大国和发达的西方工业化国家而言相对不发达的亚非拉这些后独立、后发展的国家。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主席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来的。1974年2月,他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对此作了明确阐发。毛泽东主席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他认为第三世界亚非拉国家和人民,才是国际上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基本力量,是我国在国际斗争中应该团结和依靠的主要对象,实践充分证明,由毛泽东提出和党中央坚持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今世界,加强同包括拉丁美洲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仍然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也是我国巨大的政治优势。因此,关注和研究拉丁美洲问题,特别是关注和研究拉美大选的影响与拉美左翼政治力量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06年是拉美国家选举和政府换届比较集中的年份,举行全国性选举的国家就达到14个。大选的进程和结果比较客观地体现着拉美国家政治力量对比的现状和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甚至整个地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走向。2006年拉美大选催生了拉美政治发展的一些新变化,如不少国家的执政党出现更迭,一些国家的政党结构出现比较大变化,左翼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涌现了一批新的政治家和政治组织,美国与拉美国家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多,拉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拉美国家的大选以及大选所孕育的政治新变化,为我们研究国际政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丰富的素材。
在近期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中,最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左翼政治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在20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遵照“华盛顿共识”的要求,普遍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并暂时取得了一段比较快的经济增长时期。但改革不仅没有解决拉美社会固有的矛盾,还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加剧了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激起各社会阶层的强烈不满。在饱尝新自由主义的苦果之后,拉美一些国家左翼政府纷纷上台执政。在2006大选之年,拉美地区的左翼政治力量又有进一步发展,左翼执政的国家又有所增加。智利、巴西、委内瑞拉等国家的中左翼政党成功地巩固了执政地位,厄瓜多尔、尼加拉瓜的左翼力量也在大选中取胜。在其他拉美国家,左翼力量也显示出了巨大政治能量,成为国家政权强有力的争夺者,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力明显提升。拉美左翼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实际上是对“华盛顿共识”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批判,体现了拉美国家政府和人民对新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探索。从“华盛顿共识”到拉美左翼的兴起和壮大,构成了一个从压迫到反抗的发展周期。
注:此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同志在拉美所《“2006年拉美大选的影响与拉美左派的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摘录。
(《环球视野》)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
请支持独立网站江南app网址 ,转载请注明文章链接-----//www.pegstown.com/wzzx/xxhq/lm/2013-05-02/20687.html-江南app网址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